首頁> 新聞動態 > 杞縣要聞
2023中國杞縣大蒜北京推介會成功舉辦
來源:杞縣手機報
2023-04-27 08:44:58
字號:小 | 大

4月26日下午,“2023中國杞縣大蒜北京推介會”已在首都北京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人民網一號演播廳成功舉辦,并取得了豐碩成果,進一步提升了杞縣大蒜在全國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為消費者帶來品質的消費新體驗。
國家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副主任楊培生、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地理標志處處長沈光宏,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楊玉璞、市場信息處處長張景蓮,人民網黨委委員、董事、副總裁潘健,開封市副市長耿國慶,政協第十一屆、十二屆開封市委員會主席、黨組書記焦躍進,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杞縣教授工作站站長鄭志安,縣領導戴繼田、陳嘉慧、李科、謝震、崔敏、郭芳等出席推介會。人民網、中央廣播電視臺、光明日報、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等中央、省、市新聞媒體進行現場直播和實況報道。

副市長耿國慶在致辭中代表中共開封市委、開封市人民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開封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開封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尤其是杞縣大蒜,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國,優質大蒜在杞縣”美譽,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70萬畝以上,總產量90萬噸以上,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縣域首位。下一步,開封市委、市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杞縣大蒜產業的支持力度,以創建國家級大蒜產業園為目標,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國家級大蒜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物流國際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集全市之力推動杞縣大蒜產業高質量發展,擦亮“中國大蒜之鄉”金字招牌。
人民網黨委委員、董事、副總裁潘健在發表致辭中指出,2023中國杞縣大蒜北京推介會的舉辦,將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杞縣大蒜,關注杞縣、開封市乃至河南省的農業產業發展,助力杞縣大蒜品質更優、銷售渠道更廣、品牌影響力更大。下一步,人民網將充分運用中央網絡媒體優勢和內容科技實力,發揮自身政治價值、傳播價值、平臺價值、品牌價值,為杞縣大蒜產業發展賦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縣委書記戴繼田對杞縣大蒜進行推介,杞縣資源豐富,所產大蒜個大、皮白、不散頭、耐貯藏、辛辣味正、硒含量豐富,有著“中國大蒜之鄉”的美譽。杞縣先后培育了80多家深加工企業,形成了蒜片、蒜粉、黑蒜等10多種產品;建成了集綠色生態種植、加工、研發、質檢、貿易于一體的綜合型大蒜現代產業園,擁有國內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場和完整的產業鏈條,年交易量達200萬噸,交易金額110億元;全縣現有冷藏企業200多家,年貯藏能力達到100萬噸;全縣有網上交易實績的電商企業87家,貿易企業200多家,出口額達20億元;杞縣大蒜先后被評為“中國100大地理標志”、國家級大蒜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成功注冊了大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21年5月,杞縣大蒜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達到51.56億元;2023年4月,杞縣大蒜榮獲第二十二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展望未來,對于大蒜產業的發展,杞縣縣委、縣政府有著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希望通過新媒體宣傳推介,能夠把杞縣大蒜品牌叫得更響,把杞縣大蒜產業做得更強,真正成為杞縣實現縣域經濟“成高原”的強大“助推器”,共同推動杞縣大蒜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協第十一屆、十二屆開封市委員會主席、黨組書記焦躍進講述了2000年他在杞縣任縣長時到北京賣大蒜的故事,23年來,他始終心系杞縣大蒜產業的發展。杞縣歷屆縣委、縣政府接過接力棒,一任接著一任干,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圍繞大蒜做足做透精深加工這篇大文章,把杞縣大蒜打造成了“全國農業產業化示范縣”“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杞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大蒜之鄉”。
副縣長郭芳代表杞縣人民政府與河南糧食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喬淼簽約河南糧投杞縣大蒜產業園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與開封金控投資集團董事長荊毅民簽約杞縣大蒜產業園項目框架協議,金杞民豐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開民與深圳新意發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鄺湘君簽約關于大蒜深加工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推介會還舉行了圓桌對話,人民網主持人就杞縣大蒜大蒜品牌建設,分別對國家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副主任楊培生,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楊玉璞,杞縣潘安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潘三軍,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杞縣教授工作站站長鄭志安,開封市中瑞大蒜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人許遠超進行了現場采訪。
當天,與會領導和嘉賓還來到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杞縣農副產品展臺進行參觀指導,同時還參觀了人民網媒體融合發展、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并與人民網黨委委員、董事、副總裁潘健進行了會談。(文中圖片由人民網記者慎志遠攝)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